图片 by Playground
注:我写十个古人,一人一篇,竟也写成了书稿模样,总计有十万余字。然后又补了这一篇文字,算是自序。书稿的写作是我的自发选题,非有人约稿,它在我电脑里躺着,我花了不少心血精力,就让它先躺着吧。
—————
有一天,我脑海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要为几个我所热爱且相对熟悉的古人,各写一篇文字,以他们人生最终的命运——死亡为切入点。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模糊地停留着,可也一直不曾动笔。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看似奇怪的念想呢?我想,也许是多年前,我在书中无意间读到的关于他们的悲情命运,给我留下了印象,然后这个印象,在特定的时刻被激活了。这个时刻,对我而言,也许是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后,因故在我生命中造成的职业上的断档,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重新关注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是肤浅的、无聊的。也许是某一天的某个我已经记不起来的时刻,让我突然对命运的不确定性感到一阵惶恐——最终,我们会以怎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那些悲惨的境况会不会也在我身上发生?说到底,这是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我只是没有拒绝去直面和思考。
虽然思考有时候会加剧焦虑。但最终,要消灭焦虑,我们又不得不借助于思考。这些古人,我思考他们,首先是我感到了我们的共情。想到这些古人,他们的年代离我甚遥远,我从各种文字和史料里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尤其是对他们命运中的悲情部分感到特别关注——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很快也就有了:我写他们,其实也是在试图寻找一个寄托。
虽然这几个古人市面上都有传记类书籍,有的甚至还很多,但我读他们看他们,也自有自己的新颖见解、体验和感受,所以,既已动笔写作,竟也写成了书稿模样,总计约十万余字。这几个古人,他们基本上有一个共性:命运中有相当的悲情成份。或者坎坷流离,或者郁郁不得志,或者晚景凄凉,在贫病交困中死去,或为人所害致死。相对安定的是王羲之和王维,但他们的命运也并非波澜不惊,他们发出的感慨,也足可让人深深共鸣。
死亡是所有人的共同归宿,但我们只有直面死亡,才能让死亡变得不那么沉重。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甚至把死亡置于其哲学探索的核心,她说死亡是“人能够得到的最宝贵财富,如果我们浪费死亡,我们的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摘自《生死之间》)。什么是浪费死亡呢?我的理解比如寻求短见这类,就是既违背了造物主的旨意,也让人生变得无意义。从宗教上讲,比如从佛学上,死亡也是一个重要时刻,追求的是在最后的时间能够坐化而去——这是一种修行很高的人才能拥有的“待遇”。为了这一刻,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修行,最后要放弃一切,让自己处于最少的欲望和执着之中。法国哲学家吕克·费希说,“当然只能是在最后时刻才这么做,但这需要一生的智慧来做准备。”用一生的智慧来为最后的死亡时刻准备,说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零零总总,或者思考或者因缘,让我最终写下了十个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字,我自己看来,这是十篇有传记色彩的文化散文。总体上,对我而言是一种为他们的悲情而作。这些人物的悲情,足以让我们共情共鸣,对命运发生感慨和思考,也许还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或许对我们自己的人生,或许竟还有帮助。
-by 冯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