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田文,终究还是被齐湣王罢了宰相官位。
这齐国的宰相被罢,却和那秦国昭襄王分不开。昭襄王是个使离间计的高手,事实上,秦国的国君似乎向来有这个传统,若武攻不占优,便往往使出离间计大法,而且往往行之有效。诸侯各国,均吃过秦国离间计的大亏。原来孟尝君数月前从秦国逃归齐国,昭襄王对此始终耿耿于怀、颇为不平。孟尝君和昭襄王打了一段时间的交道,知道昭襄王是个厉害的角色,这个秦国国君奉行的乃是“若不能为我用,便须为我所杀”的哲学。听说孟尝君逃回国后,当了齐国的宰相,因而昭襄王决计设法让孟尝君失势,然后再徐图后计。
但凡国君,最怕的就是权力旁落。那秦王便使人在齐国广散流言,都说齐国人眼下只知道齐国有个孟尝君,却不知有个齐湣王,终有一日孟尝君会取代齐王、自立为君。那齐湣王初听之下,并不以为然,那流言却不依不饶,继续传播;秦国又买通了齐湣王身边的几个近臣,天天在齐湣王耳朵边叨叨,那齐王终于惶恐起来,竟不容孟尝君分辩,便收回了他的相印、罢了他的官,只是暂且保留他的封邑,然后将孟尝君赶出京城,迁到他自己的封邑薛地去。
宰相之位何其尊贵。却不曾想,孟尝君一旦被罢相,那3000门客竟作鸟兽散,纷纷离他而去。
孟尝君的门客可谓三教九流,各种人样都有,尤其是犯过事的亡命之徒,数量却是最多。孟尝君蓄养门客,不问来人身份尊贵贫贱,也不问过去所犯何事,只要愿意来投他且有所长者,尽皆收留。各国但有亡命之徒,尽皆投奔孟尝君,一则以求庇护,二则以为安身之所。一时之间,其门客数量便达3000人之众,乃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相与为名,后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门客者,寄人篱下,不劳而可食。孟尝君自忖平日不分贵贱,厚待门客,如今被罢了相,何以都弃他而去、四处奔散?不由心中忿闷,恨恨不已。
唯有门客冯谖留了下来。要说这冯谖,年纪颇老,身材瘦长,头发飘逸,随身总是佩着一把宝剑,但这剑却没有剑鞘。空闲之时,喜一边用手指弹其剑身,一边和歌而唱。时人谓其“弹剑歌者”。
这个歌者来投奔孟尝君时,孟尝君见他形容枯瘦年老,衣衫破旧,脚上穿着的也只是一双草鞋而已,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唯有他身上那把长剑,表示他或许还是个江湖中人,便问道:“先生来敝处,有何长处,可以见教?”那冯谖直白相告道:“听说大人孟尝君你好养门客,不论出身贵贱,尽皆收留,冯谖我只是因为贫穷,要说长处,也看不出来,来投奔只是想混口饭吃罢了。”
孟尝君虽然无视贵贱,好养门客,却也给门客们划分等级,共上中下三等,等级不同,出行、给养的待遇也不同。只有在他举行宴会之时,才不分等级,宴会上所饮所食,所有门客人人均等,他自己也一样。却说有一个新来不久的门客,对此颇有怀疑,当面质问孟尝君,孟尝君端着自己的饮食放到他面前,这门客查看孟尝君的饮食,与自己果然一模一样,不觉羞愧难当,竟当面拔剑自刎,死于众前。众门客惋惜不已,孟尝君却因此更加得以取信于门客,前来投奔他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此乃前话,表过不题。
却说那冯谖来奔,孟尝君将他排入下等门客。第二天孟尝君就听到有人报告说,那冯谖行为举止有点怪异,虽然随身携着那长剑,却从不见其舞剑,倒是每日见他弹剑和歌,歌曰:“长剑归来兮,食无鱼,食无鱼兮剑归何……”孟尝君听说,觉此人似有异志,遂排入中等门客;及至中等门客,冯谖却仍歌之:“长剑归来兮,出无车,出无车兮剑归何……”孟尝君闻之更觉诧异,遂将其排入上等门客。上等门客食有鱼肉,出行有车,冯谖却并不食那鱼肉,出行依然踏足而行,依旧弹剑而歌。却听唱道:“长剑归来兮,不负子心,不负子心兮,歌以咏怀……”
及至孟尝君被罢相,首先溜之大吉的却是那些上等门客。不出半月,3000门客竟然只剩了冯谖一个。
那孟尝君身材矮小,出行上下车,俱需人扶。门客既已四散而去,只有冯谖在那安顿车马,孟尝君出行,全由冯谖帮扶、驾车。待须回薛地之日,孟尝君坐在车后,望着冯谖孤单的背影,想起往日出行门客簇拥,何其热闹威风,如今却冷冷清清,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凉。
因问冯谖道:“门客们皆因田文被罢相而四散,先生何以不走?”
冯谖听闻,乃一拉缰绳,放缓车马,答道:“别的门客对你以君臣视之,要走自然不怪,此处无君,他处自然可另觅君处;谖对孟尝君,乃以知己视之,知己有难,怎可弃之不顾。天下君主可另求,知己却是难求。知己者,一生虽得一人,已是足够。这就是谖为什么不走的原因。君既有此问,谖自当禀实告之。”
孟尝君听了,内心不由大为感动,却又一时无言以对,半响,方谦逊地说道:“先生一番言语,让田文惭愧不已,田文被先生视为知己,实是三生有幸,但不知先生对文何以有知己一说,愿向先生请教。”
冯谖说道:“谖弹剑而歌,君会许其意,不以谖之贫微,而折节以厚礼相待,是以有知己之感。”言罢,孟尝君若有所悟,默然不语,却听冯谖又说道:“君曾闻昔日豫让和智伯之事?智伯死而豫让不平,为智伯报仇者,实因知己之故。‘士为知己者死’,此乃豫让震耳发聩之言。谖并无豫让之刚勇,报知己之心却不敢没有。”
孟尝君道:“豫让之典故,文有所闻。先生情操高义,何尝输于豫让。文结识先生一人,远胜于得门客3000人。”言罢,却又问道:“只是先生昔日既已入上等之客,又何以弃鱼肉不食、弃车马不用呢?”
冯谖答道:“谖实非贪图享受,不过是以歌言志,但观君之态度。”
孟尝君道:“原来如此。”又问道:“先生随身佩带长剑,却不配剑鞘,却又是何故?”
冯谖哈哈大笑两声,自谑道:“谖喜弹剑而歌,套了剑鞘,岂不是麻烦?再者,谖剑法一般,拔剑不快,若需仗剑执义时,那剑在剑鞘之中,终会吃了拔剑慢的亏。”
孟尝君听了,也哈哈大笑道:“先生过谦了,先生过谦了,先生剑法,指不定很高明呢。”
冯谖道:“手中之利剑,不过最多可敌数人,心中之利剑,却可抵诸侯。”孟尝君听了,心下对冯谖更加佩服起来。
二人同乘车马,缓缓到了薛地,入了城门,却早有人围上来,认出了孟尝君和冯谖。孟尝君不久前曾派冯谖到薛地,收取放出去的贷款的利息,冯谖却将无力偿还贷款和利息的那些借据,竟集中起来一把火给烧了,说是为孟尝君“收德”。孟尝君为这事,暗地里责怪冯谖,毕竟少了收入,他拿什么供养那3000门客呢?没想到没过多久,他就被齐王罢了相,门客一散而尽,倒省却了这个烦恼。孟尝君问冯谖:“先生可记得‘收德’之事?”冯谖微微一笑,回道:“‘收德’一事,实是当初谖未经君同意,私作主张。薛地是你的根本,民心不可失,穷苦之人,若强逼还款,徒增无益,逼之愈急,反为祸害,谖是以损君之小利,换取薛地民心之大利,此正是‘收德’本义。百姓感恩,必将有德于君。”孟尝君颔首称许。
二人车马尚未停顿,孟尝君来到薛地的消息早已传了出去。薛地的住户,个个俱到街头恭迎孟尝君,有的还献上饮食之物。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赞道:“先生‘收德’,今日一见,果如其然。田文得先生,真三生有幸。”自此,孟尝君对冯谖更是恭敬有加。
不过薛地虽有食邑万户,孟尝君却总是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冯谖看破孟尝君心思,知道他终究是对自己被罢相之事耿耿于怀,希望有朝一日能复用为相,便问孟尝君道:“谖如西去秦国,君以为如何?”孟尝君惊讶:“西去秦国却是为何,先生也要弃田文而去了么?”冯谖说道:“西去秦国,但为君谋划复相之事。君之罢相,因在秦王,非齐王,故君之复相,也必从秦王始。”孟尝君不禁起身向冯谖行礼,恭敬说道:“先生知田文心事,真是分毫不差,只因田文苦思未有良计,故尚未对先生相告,先生既有入秦妙计,就要有劳先生了。”
于是冯谖便偷偷入秦,面见秦王,说服秦王暗中派人将孟尝君迎往秦国,同时封以宰相之位。那秦王原本就慕孟尝君之贤能,本欲用以为相,奈何孟尝君逃归齐国,故而怀恨在心,如今冯谖以孟尝君门客身份,前来投诚,秦王自然大喜,便一口应允下来。冯谖见游说成功,便日夜兼程,抢在秦人入齐之前,先面见了齐湣王,说秦昭襄王听得孟尝君被罢相,欲派人将孟尝君迎往秦国用以为相,对齐将大为不利,如齐王复用孟尝君为相,则秦王亦无可奈何。齐王听冯谖这么一说,心思忽动,果然下令将孟尝君复用为宰相。
此实在是冯谖以离间之道,还治离间之道。
孟尝君复用为相,冯谖立下大功,虽一人而抵万军。从此,孟尝君对冯谖更为信任。那些先前散去的门客,听说孟尝君被复用为相,纷纷重来投奔。也有两个门客,曾经在孟尝君面前嘲笑过冯谖,听说是冯谖帮助孟尝君重新为相,不觉羞愧难当,竟至孟尝君府前,拔刀自刎于阶前。
孟尝君对那些欲重新来投奔他的门客,感到十分恼怒,本来想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他们,冯谖却又把他劝住,且道:“树倒猢狲散,不过也是常情,何况门客中不乏刚烈侠义之人,宁可一死以示羞愧,足见信义召召。善待人而不寄希望与人,总有人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诚如知己,一生虽得一人而足。所以希望孟尝君能与往日一样善待门客,那些重新来投奔你的人,也才会更加看重你的贤德与美名。”
孟尝君听罢,忙对冯谖辑拜行礼,道:“先生所言极是,文自当遵从先生教诲。”
孟尝君自重新为相,协助齐湣王,兢兢业业,齐国国力蒸蒸日上。齐王野心遂大,发兵攻打并消灭了宋国,侵占了宋国的全部土地。又攻打燕国、魏国和楚国,俱大获全胜,获得了不少土地。齐湣王自此日益骄横,甚至想废了周朝天子、自立为帝。孟尝君进谏,表示反对,那齐王却认为孟尝君有意阻挠,只是不听。再谏,却惹恼了齐湣王,齐湣王一怒之下,重新罢去了孟尝君的相位。
孟尝君再度被罢相,门客果然又有离弃者,只不过这一次走的门客,数量却已大为减少。冯谖劝孟尝君道:“齐王野心日炽,不听劝谏,此时再度罢了你的相位,恐怕凶多吉少,不如暂时投奔他国,以图后计。”
孟尝君道:“依先生之见,投奔何处为宜?”
冯谖道:“谖闻魏国无忌公子信陵君,行侠仗义,为人贤明,君与信陵君相厚,不如投奔信陵君。”
孟尝君道:“如此正好。”便命人打点行装,率领余下门客,星夜超往魏国首都大梁,见到信陵君,禀明来意,那信陵君果然大义,将孟尝君及其门客悉数收留。孟尝君又与赵国平原君相厚,便引信陵君和平原君相识,后来信陵君“窃符救赵”帮助平原君一节,原来与孟尝君亦有这等渊源。
话说那齐湣王野心既大,骄傲自得,自孟尝君离去后,相继杀了几个进谏的大臣,自此,齐国朝堂之上,不复再有人向齐湣王言进谏之事。适逢此时受齐国欺压的燕国国君去世,燕昭王即位。这燕昭王发愤图强,一心要向齐国报仇,又起用乐毅为大将,说服并联合了秦赵韩魏四国,联合攻齐。乐毅率五国联军,大败齐军,那齐湣王东奔西逃,终究死于非命,被挑筋悬于梁上,凄惨死去。
齐国一时亡于燕,而孟尝君虽为齐人、且曾为齐相,却因寄身于魏信陵君而得以保全自身。此时冯谖已年老而亡,孟尝君念冯谖之贤德,常感悲泣,自言若无冯谖相知,自己早已死无葬身之地。
话说齐国虽一时被燕国所亡,后来却又被齐人田单复国,而燕国重又势弱。所谓风水轮流转,此又是另一段史话,按下不提。单说那齐国新君即位,感念于孟尝君,重封薛地为其食邑,并欲迎孟尝君以任宰相之位。孟尝君经此世变,而冯谖又已死,对于政事,再也没有半分留恋,因此也就拒绝了齐王。齐王无奈,只得作罢。孟尝君自此自由往返于齐魏之间,直到终老死去,身后并无一子。
-by 冯子明 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