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录第二十五辑

234.看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很有乡土味,了不起的小说,记录了一个时代中国农村的可悲命运,但王龙个体的命运轨迹有相当独特性,毕竟他是靠了两笔意外横财快速实现了人生的翻盘。小说似乎有个时间逻辑上的瑕疵:从王龙结婚那个年纪留辫、而城里人开始剪辫来看,故事始于清末民初,到王龙晚年70岁时,大约是五十年的时间跨度,那么应该是到了1960年代左右。但从小说叙事来看,一直停留在1932年以前(小说出版于1932年)。

235.“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这是海明威借一个老渔夫说出来的名言,但是我们看《老人与海》的最终结局,只是徒增了伤感。

236.罗马尼亚诗人布兰迪亚娜的诗,我最喜欢的一首是《孤独》,这首《父母》的诗也喜欢,感动。因为这就是父母的样子。

父母

布兰迪亚娜 高兴 译

父母随时为我们尽心尽力——

给我们生命,将我们养育得比他们还大,

然后悄悄地留在后面,通常一点也不打扰我们。

他们感到羞愧,自己太老,太弱,

太朴素,太平凡,不配当我们的父母,

他们在沉默中静静地望着我们,

为失去的时间内疚万分。

当天上的光芒陷入乌云后渐渐暗淡,

他们又将目光转向星星。

他们终于疲惫不堪,但依然毫不迟疑地

坐在地上,甘当我们的根基。

237.我说过要读更多的茨维塔耶娃的诗。

他走了……

他走了——我吃不下饭。

面包——也变了味道。

不管想伸手做什么,

事事都无聊。

……他曾是我的雪,

也曾是我的面包,

如今雪也不白了,

面包的味道也不好。

1940年1月23日

这是茨维塔耶娃的诗《他走了……》

给阿莉娅

在严酷的未来,

你要记住我们的往昔:

我——是你的第一个诗人,

你——是我最好的诗。

茨维塔耶娃给女儿阿莉娅写过多首诗,这是其中一首。

238.茨维塔耶娃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命运坎坷、凄惨。她承受了太多的苦,幸好她有诗歌。

离群索居……

什么人在广场上取得胜利——-

无须打听,也不必介意。

离群索居沉浸于内心———

把胜利埋葬在心底。

我能从这首诗里,远远地感受到这个女人当年内心苦痛的样子。

更多 两分读书>>

– by 冯子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