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录第二十七辑

243.莫泊桑的《一生》,毕竟还没有把人的一生写绝望,大概是为了留点希望吧。“人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收尾的这句话,确实是收住了。

244.录一首葡萄牙女诗人索菲娅·安德雷森的诗,因为我也是那个你。

因为
葡萄牙女诗人 索菲娅·安德雷森 姚风 译

因为别人戴着面具而你不
因为别人假借道德
收买不可宽恕的事物
因为别人恐惧而你不。

因为别人是用石灰粉饰的坟墓
在此用沉默喂养腐烂。
因为别人噤若寒蝉而你不。

因为别人收买自己出卖自己
用谄媚去谋取利益。
因为别人投机钻营而你不。

因为别人千方百计寻找荫庇
你却愿意铤而走险。
因为别人用尽心机而你不。

245.又一首,题目便译作《诗》,可收录进本人所编选的诗集《世界为你献上三百首诗》。

我的人生是大海,是四月,是街道
我的内在是对外在的关注
我活着,我倾听
万物用音节拼写字旬
并把它们刻入时空

我没有上帝的陪伴,但我在世界中把他寻找
我知道他会从真实中现身

我不解释
我目睹,我面对
我以袒露的方式思想

大地 太阳 风 大海
既是我的履历,也是我的面孔

因此,你们别叫我出示身份证
我没有,我只有世界
也别询问我的意见,别采访我
别问我的出生日期和地址
我的所见都是对我的补充

我死去的时刻正迎面走来
我每一天都在准备迎接它的到来

245.郑振铎说过的一番话,颇以为然。“文学史在一般历史里却是最没有血腥气的。伟大的文人们对于人群的贡献,是不能以言语形容之的。他们不以掠夺侵凌的手腕,金戈铁马的暴行,来建筑他们自己的纪念碑。”(郑振铎——1935年《世界文库发刊缘起》)

246.有这么句话,生活永远比小说更精彩。小说比起现实生活的惨烈,的确往往差很远。比如加缪《鼠疫》所述,比起新冠疫情的三年,很多方面都是小儿科。

更多 两分读书>>

我不爱那样的国家

在那样的国家
你不能多想
很多事不能多想

在那样的国家
很多事允许生活中发生
不允许在文学中出现
更不允许在电影电视中露面
至于互联网 也总有办法割阉

在那样的国家
人们向来习惯被贴标签
或者也总给别人贴标签
不流血的战争统领一切
美好的年龄会失去一切

得道者无助
失道者审判多数
说谎是金字塔的权力支柱

我不爱那样的国家
我生活在一个爱我们的国家

-by 冯子明

雨中开车

雨下着
模糊了挡风玻璃
雨刮器
轻轻刮走了雨水
视线又回归明亮
世界的真相
原不过如此
你只是少了一根雨刮器

别害怕
人生的困境
就如卡车溅起水雾
不过一时制造障碍
抓稳方向盘
打开雨刮器
集中注意力
就能穿越屏障
把卡车甩在后面

-by 冯子明

读书录第二十六辑

239. 我读到这首《孤独颂》,看介绍说,作者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看来一个人的阅读面,要达到广大的程度,确是十分不易。这首诗很是喜欢。

孤独颂

亚历山大•蒲柏

快乐的人,他的愿望和希冀
离不开父辈的几亩田地,
他满足于呼吸乡土的空气,
站在自己的土地。

他的牲畜产奶,田里有粮,
羊群为他备好衣裳,
树木夏天供他乘凉,
冬天带来火光。

他幸福,能无忧无虑地感受
时时、日日、年年悄然溜走,
身体健康,气和心平,
白昼宁静,

夜晚酣睡;有学有逸,
互相融合;甜美的娱乐;
还有纯真,与冥想结合,
最让人快乐。

就这样让我生活,不为人知,不为人见;
就这样让我死去,了无遗憾;
从世界偷偷离开,也没有碑石
泄露我躺卧的地点。

240.喜欢下面这几句春天的诗:

春天啊,

万物都相爱,

万物都相连,

就是坟墓

也长出了茵茵的绿草。

这可爱的新生命,

它的根须也会触到死者的灵魂。

这首诗录自法国诗人普吕多姆的《祈春》,普吕多姆是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诗人的身份和作品。

241.又一首《流亡》,也是普吕多姆:

流亡在自己的家乡,

是最悲哀的流亡。

我因读了这首诗,创了一首自己的流亡诗——《我想流亡在家乡》。

242.纪伯伦《先知》,我最喜欢的是那篇《论孩子》,这篇《论衣服》也喜欢,尤其下面几句:

你们的衣服掩盖了你们许多的美,却掩盖不了你们的不美之处。

不要忘记,大地乐于感受你们赤裸

的双足,风渴望抚弄你们的头发。

-by 冯子明

更多 两分读书>>

我愿死在月光中

我原死在月光中
如果当时我正在梦乡
身边还有一片鲜花盛开
那我会死在一个有月有梦有花的夜里

我带着月梦花死去
这是我众多愿望中的一个
我知道会和其他愿望一样落空
但我的想像王国里允许它成真

也许在服用无数药物后
我仍然凄冷地死在病床上
我也没有力气说告别的话
但我会拥有一个有月有梦有花的夜晚

我愿死在月光中
这是我众多愿望中的一个

-by 冯子明

本来的夜晚

夜晚本应如此
注目天穹
眺望远山
凝想星辰
倾听虫鸣
在微风中踱步
呼吸清冽的空气
四周安静如心跳

你有你的相信或不信
我相信这就是本来的夜晚
是我们远古先人拥有过的伟大
如今人类文明能令一只猫感到吃惊
但人类文明埋葬了自然赐予的恩典

这就是我爱在星光下踱步的原因
我感觉自己链接了某个远古时刻
连通了另一个遥远星体上的生命
我拥有这样的夜晚并且不再是秘密

-by 冯子明

无题

一个尼姑引诱他

想让他循入她的空门

为什么你不能被我引诱

离开你的空门呢 他问

感到寂寞的孙悟空

从身上拔下三根毫毛

变出猴子和自己玩

可寂寞仍在他心里

人人都在说着

人人都不懂的词

比如消炎 革命

似乎只要说出来就懂了

让我们对杭州的野合圣地

万松书院

让我们对每片野合圣地

都心怀敬意 

说一个你热爱的诗人

我会轻声说出三个字——

惠特曼

不,我要大声说出这三个字

你说要玩弄自己

可你有值得玩的东西么

就连生殖器

都那么不伟岸

-by 冯子明

我不愿被衰老打败

倾听竹笋在春夜生长
倾听晨鸟在枝头啾鸣
倾听风声黄昏时掠过松林
倾听夏雨在瓦片屋顶击落

和日月星辰共享世界
啜饮来自山里的甘泉
品尝田垄间翠绿的菜蔬
欣赏庭院里的繁花角落

如今拥有健康的躯体
尚有能力接纳这一切
老天呵你待我可真不薄
可日复一日是谁在催着衰老

是谁弓背偻腰步履蹒跚
对盛放的玫瑰没有热情
老天呵你是否会不辜负我
我不做被衰老打败的老人

-by 冯子明

独自

独自攀登
独自徘徊
独自耕种
独自写字
独自阅读
独自旅行
独自冥想
独自迷失

独自采桑果
独自看风景
独自倚栏杆
独自品新茶
独自过新年
独自望南山
独自念故乡
独自爱自己

独自赤身裸体
独自双眼含泪
独自仰望星河
独自醉倒街头
独自弹琴幽林
独自享受清欢
独自墙前发呆
独自走向田野

独自一个人温暖
独自走进电影院
独自感受春天的细雨
独自品尝人生的滋味
独自触摸时光的消逝
独自喟叹生活的流离
独自面对一切有时并不容易
直到你独自从这个世界离开

-by 冯子明

读书录第二十五辑

234.看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很有乡土味,了不起的小说,记录了一个时代中国农村的可悲命运,但王龙个体的命运轨迹有相当独特性,毕竟他是靠了两笔意外横财快速实现了人生的翻盘。小说似乎有个时间逻辑上的瑕疵:从王龙结婚那个年纪留辫、而城里人开始剪辫来看,故事始于清末民初,到王龙晚年70岁时,大约是五十年的时间跨度,那么应该是到了1960年代左右。但从小说叙事来看,一直停留在1932年以前(小说出版于1932年)。

235.“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这是海明威借一个老渔夫说出来的名言,但是我们看《老人与海》的最终结局,只是徒增了伤感。

236.罗马尼亚诗人布兰迪亚娜的诗,我最喜欢的一首是《孤独》,这首《父母》的诗也喜欢,感动。因为这就是父母的样子。

父母

布兰迪亚娜 高兴 译

父母随时为我们尽心尽力——

给我们生命,将我们养育得比他们还大,

然后悄悄地留在后面,通常一点也不打扰我们。

他们感到羞愧,自己太老,太弱,

太朴素,太平凡,不配当我们的父母,

他们在沉默中静静地望着我们,

为失去的时间内疚万分。

当天上的光芒陷入乌云后渐渐暗淡,

他们又将目光转向星星。

他们终于疲惫不堪,但依然毫不迟疑地

坐在地上,甘当我们的根基。

237.我说过要读更多的茨维塔耶娃的诗。

他走了……

他走了——我吃不下饭。

面包——也变了味道。

不管想伸手做什么,

事事都无聊。

……他曾是我的雪,

也曾是我的面包,

如今雪也不白了,

面包的味道也不好。

1940年1月23日

这是茨维塔耶娃的诗《他走了……》

给阿莉娅

在严酷的未来,

你要记住我们的往昔:

我——是你的第一个诗人,

你——是我最好的诗。

茨维塔耶娃给女儿阿莉娅写过多首诗,这是其中一首。

238.茨维塔耶娃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命运坎坷、凄惨。她承受了太多的苦,幸好她有诗歌。

离群索居……

什么人在广场上取得胜利——-

无须打听,也不必介意。

离群索居沉浸于内心———

把胜利埋葬在心底。

我能从这首诗里,远远地感受到这个女人当年内心苦痛的样子。

更多 两分读书>>

– by 冯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