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国维传》小感

近日读了一本《王国维》传,有些小感怀。

王国维之死很有名,50之年于颐和园内投湖自杀身亡。对这位国学大师,吾最爱便是其《人间词话》,对其生平并不了解。阅其传而知,静安先生一辈子,生活也罢,学术也罢,甚至“从政”也罢,都离不开一个人对他的支持与帮助,那就是罗振玉。

罗振玉比王国维大10岁有余,从赏识王国维开始,到成为知己、至交,再到两人绝交,共约30年。两人30年的友情,可谓金石之交、君子之交,用今天的话来说,罗振玉是王国维的“命中贵人”。王国维生活困难,罗振玉资助;王国维“求职无门”,罗振玉帮助安排;王国维想在学术上发展、想去日本留学,罗振玉慷慨相帮……

及至两人携家带口,在日本共同生活、相邻而居,既是知己、又是友邻。可以说王国维和罗振玉的友情,历史上也难以找出几个。

然而,即便这样的金石之交,竟然在他们晚年,也有了隙缝,并最终公开绝交,实在令人感慨唏嘘。

但是若多一层想念来看,几十年的夫妻,亦会分道甚至反目。只是知己之交最终绝交者,比起夫妻相离来,更添一分惆怅。

其实绝交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小事,但很多时候,因为小事,朋友的一方面却单方面想大了,而另一方面又不曾有机会或不愿意解释——言而总之,大部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两方面开诚布公的沟通,才最终走上分裂乃至绝交上去。

想起另一桩著名的绝交案来——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和好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绝交。嵇康是以发公开信的方式绝交,他的这封公开信,也成了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散文名篇”,甚至也成了书法名家的书写题材,比如赵子昂就有这封绝交信的书法作品传世。嵇康主动和山涛绝交的导火索,是山涛推荐嵇康去“做官”——放在今天来说,这至少是朋友的一番心意,谁知,却闹出个绝交的大新闻来,“好心不得好报”。当然,这绝交的背后,自然还有一些历史的细节、人物的心理,只是无从知道或考证罢了。

国外著名的绝交案中,有印象的是贝多芬和一个公爵的绝交,不过,那是属于浅层的交往,并不像以上两桩绝交案中的主角,让人感慨万分。

其实我们普通人又何尝没有遇到过“绝交”呢。有时候你并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在你看来根本不是什么事,甚至什么也没发生,“绝交”却发生了。举个例子,比如类似微信这类即时通讯工具,方便是方便,有时候却并不是一个好的沟通工具,容易引起一些奇怪的“小误会”。另外你会发现,当你有一天想给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发条信息时,却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被对方“删除”。没有私交的倒也理解,但有些私交的朋友,你也很少发朋友圈,并不会打扰到对方,却又不知出于何故——那么,正确的态度是,不要把这当回事,也许对方联系人实在太多达到上限,虽然你们是朋友却一般不联系,在被删除之列也不要大惊小怪;何况,也有可能只是你单方面视对方为朋友,对方也许并不这么认为呢?又也许只是对方的误操作、或者莫名其妙的系统错误等其他原因。言而总之,不要在意,没必要多想。

一番小感,就此结束罢。

-by 冯子明

在 “读《王国维传》小感” 上有一个观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