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献辞

[2022新年献辞] 这是明天的前夜

人生不同的阶段,心境是如此大不同。毕竟,因为责任和角色、生活的轨迹和方式,有了大不同。

曾经在南国的暗夜下,孤冷的出租屋内,一个人敲下第一篇新年献辞。然而虽然名为新年献辞,实际上是一篇字里行间充满郁闷、感情沉郁的个人独白与宣言。也曾经在夫子庙畔的旅店内,在新年前的萍水相逢和露水情缘之后,熬夜码下那些辞句。

如今少了彼时的郁闷,甚至于激愤的状态,也早已像平缓的流水一般。人生应该像一条河流,越流越宽——这是我的人生观,以前是,现在也未曾改变。

想念那些几乎每个深夜都敲打键盘码字的岁月。如今文字开始显示出自己落后的“科技属性”了,短视频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然而不得不承认,科技的进步和人在某些方面的退步却在同时发生——科技的发展让传播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人的心灵修养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思考已经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时间已经不再是朋友。

借助科技,我们的表达越来越直接,却越来越缺少深度和从容。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缺少诗情画意。

你我都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也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谁又会是这个时代的毁灭者呢?造物主自有安排。一切不合理的,终究将不存在。

时代并不可怕。只是,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我真的很愿意穿越到某个冷兵器时代,去寻找李白。

人类正站在又一次重大科技变革的前夜。这是我对这个时代明天的最大逻辑与信念。科技是既冰冷又富有温度的,这是对明天还有美好希冀的最有力支撑。

科技的某个明天到来的时候,也许我们在享受极大物质便利的同时,也许还能找回诗情画意与从容。并且,人类的头号敌人——意识形态,也彻底失去了市场。

这将是造物主带给这个世界最大的爱与馈赠。

那一天,也许也是人这个物种,对价值观的敬畏超越了对权力的恐惧。彼时,悲剧与荒诞,也许就失去了最大的源头。

渺渺宇宙中,造物主究竟有没有创造出一种甚至没有权力,又能有序运转的物种社会呢?

可是,2022年究竟会怎样?那小小的病毒会消失吗?你能放下那些该放下的吗?你能静下心来,抚摸被岁月尘封的诗与弦吗?

那些俗世追求的杂念,能与你保持距离吗?你有机会做一个思想者而不是空想者吗?

你能与你的精神,重新谈一场恋爱吗?请相信,无论你有多少念想,这有明天的前夜。为每一个明天,离你的希冀越来越近。

[2018新年献辞] 生活理应更美好

生活理应变得越来越美好。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幸的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架构”,仍然由“意识形态”所把持、控制和绑架。所以,往前看,尽管我们身处一个重大科技创新时代开启的前夜,未来有更多可能,但身后,却是深渊。    

我愿我们的下一个四十年,能够远离这深渊。能够一路陪伴着子女健康快乐成长,或者他们陪伴着我们从容老去。陌生人,我也祝福你——是的,我们看过太多虚伪的温情脉脉,所以我想说,并非每一个陌生人都值得祝福。

最可敬仰者是那些处境艰难,不卑、不贪,言而有信,保持高贵人格的人——在受到虚伪文化基因和当代意识形态思想双重迫害后,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反过来说,有些人却正是靠着卑、贪和言而无信,才让自己有了优越的处境。

作为社会“组织架构”中的一员,既不违其心、又能善其身,确保在这个社会立足生存、不被淘汰,还真是不容易呵。天无绝人之路,这日历翻掉了过去的一页,新的一页总会来到——最残酷的是时间,最温情脉脉的也是时间。不是么?它让你失去挚爱,失去青春容颜,失去成功的机会,却总在给我们新的开始——如果命运可以用年为单位,那我们该如何感谢时间啊。确实大部分人的命运都是以一生为单位,但我希望读到这篇新年献辞的你,如果你有心改变你的命运,祝你新的一年如愿以偿。

生活理应变得更美好。经历过彷徨的岁月,经历过饱受情欲煎熬的岁月,以及经历过理想主义与个体处境迷惘穷困的岁月,我们啊,留住我们的本份,让生活好那么一点。行么?

2020新年献辞 我想看看从前的样子

这新年献辞实在是我个人的一项“传统”。

传统固然有好有坏,既然有好有坏,就意味着有些传统可以不再坚持。我们这个写着方块字的种族,消灭的传统是够多的了。不幸的是,有时候我们常常黑白颠倒,不该消灭的消灭了,该消灭的偏留着发扬光大——比如“官本位”传统,不仅没有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减弱,相反还时不时地加强一下。有个有趣的现象,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曾经(也就是上个世纪),我们的钱币上,印的人像是工农兵,即便出现国家领导人,也是几个人的头像同时出现;而最近些年来,钱币上的工农兵和其他领导人的头像统统被消灭了,只留下了毛一个人。或许你说这是国际接轨——人家美元上的头像不也是一个人么?是的,一个人没错,可人家没搞独裁啊。

扯远了,还是聊点无关“民族大义”的小传统吧。

比如人际关系传统的变化。古人诗书往来,一封信要在路上走很多天;后来,我们用电子邮件取代了书信。如今,人们甚至连邮件也不写了——邮件被微信取代了。

大家用了微信,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而写邮件,是属于PC时代的事。

我是觉得,人际关系正在被微信改变,有一些甚至是扭曲了。一种没有温度的交流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原来的人际关系传统。按交流的温度排行,面对面第一,电话第二,书信第三,邮件第四。但是现在这前四项,已经统统排到微信之后。这是移动互联网本身的杀伤力,PC时代的BBS,QQ,都没有这样的杀伤力。

可是我们离开手机的时间是不是应该多一些?

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得到的和失去的,哪个更多?现代的和传统的,哪个更有人性的温度?我们是不是应该抽空给朋友写一封邮件?有要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多用电话沟通,而不是在微信上留几个文字或一段语音?

好的,新年了,我将写几封邮件;如果没什么话可说,就说几句祝愿的话也好。我想看看从前的样子。

陌生人,我也祝福你,如果你想找回失去了的从前的快乐,我祝愿你早日找回。

[2019新年獻辭] 像對待孩子一樣

遠方下雪了。雪只要下對時候,就會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新年的到來,卻沒有對不對,它只管在固定的時候來。

來了,便是朋友。我們每個人終究會成為時間的“老”朋友。此刻,時間這位老朋友正端坐在我面前,但我們無法用語言交流。我明白,時間永遠沉默不語,我們交流的唯一方式便是借助文字,心靈連通。文字卻很吝嗇,不肯輕易相見。最近一兩年,我們相見的次數愈發得少了。慶倖的是,將來我們有的還是見面的機會。我會在書房裡泡好一壺茶,等著他。

是的,到40歲,我才第一次擁有一間自己的書房。書房存在的意義是,它告訴我,有一些東西是不會變的,哪怕外面世界的節奏變得有多快、科技又有了怎樣新的發展。

因為甚至宇宙,也有自己不變的法則。譬如萬物歸靜,終有一天,太陽系也將寂靜如死。譬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是佛學理論,誰又能否認這不也是宇宙法則呢?今生作惡今生未報,那也只是今生而已,宇宙太長,人生太短,可以容納下無數次人生的輪回。人啊,或許是造物主最矛盾的創造——譬如人性的兩面,一面是天堂,一面卻是地獄。人性惡的一面之所以往往能夠淩駕於善之上,一方面除了因為人性天生的弱點——對惡的恐懼導致自己軟弱之外,還因為人們往往忽視、無視這些起碼該有的認知——為作惡幫兇者,以為自己也可以淩駕於他人身上作惡了,其實終有一天也會害了自己,為惡幫兇不過是在為自己挖掘墳墓;最終能夠免於被害的,只有那一個人而已。

一個人,不管身上貼了多少標籤,首先得是一個正常人,一個人性正常的人。人性高於其他一切社會屬性——還有什麼比扭曲人性更邪惡的事麼?今天這個社會裡活著的人中,還有一大批人經歷過那個扭曲人性的時代。可怕的是,那個時代的邪惡幽靈,看上去正想復活。但願,上帝憐憫,給了我們免于恐懼的自由。

這自由彌足珍貴。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這份自由呢?

[2016新年献辞] 某种回归

2015年的12月31日,我想起来还有一篇新年献辞词未作。可是又要帮朋友组织一场元旦诗会的材料,又要带小朋友们去夜西湖边逛一逛。如此,这篇新年献辞便一直难产着。

这新年献辞实在是个人的一个传统。

传统固然有好有坏,既然有好有坏,就意味着有些传统可以不再坚持。我们这个写着方块字的种族,消灭的传统是够多的了。不幸的是,有时候我们常常黑白颠倒,不该消灭的消灭了,该消灭的偏留着发扬光大——比如“官本位”传统,不仅没有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减弱,相反还时不时地加强一下。有个有趣的现象,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曾经(也就是上个世纪),我们的钱币上,印的人像是工农兵,即便出现国家领导人,也是几个人的头像同时出现;而最近些年来,钱币上的工农兵和其他领导人的头像统统被消灭了,只留下了毛一个人。或许你说这是国际接轨——人家美元上的头像不也是一个人么?是的,一个人没错,可人家没搞独裁啊。

扯远了,还是聊点无关“民族大义”的小传统吧。

比如人际关系传统的变化。古人诗书往来,一封信要在路上走很多天;后来,我们用电子邮件取代了书信。如今,人们甚至连邮件也不写了——邮件被微信取代了。

大家用了微信,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而写邮件,是属于PC时代的事。

我是觉得,人际关系正在被微信改变,有一些甚至是扭曲了。一种没有温度的交流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原来的人际关系传统。按交流的温度排行,面对面第一,电话第二,书信第三,邮件第四。但是现在这前四项,已经统统排到微信之后。这是移动互联网本身的杀伤力,PC时代的BBS,QQ,都没有这样的杀伤力。

可是我们离开手机的时间是不是应该多一些?

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得到的和失去的,哪个更多?现代的和传统的,哪个更有人性的温度?我们是不是应该抽空给朋友写一封邮件?有要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多用电话沟通,而不是在微信上留几个文字或一段语音?

2016,靠近某种回归。

2015新年献辞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是唐人王维的一句诗。这样的心境,既让我这个现代人向往,又为之害怕。向往的是,虽然我也喜欢生活繁华处,但潜意识里,实是本性好静的一个散淡之人;害怕的是,离晚年尚且还远,实在不应该生出“万事不关心”的向往之心。

何况,此时离自己的第一篇新年献辞《告别2006 眼前依然是一片黑》,也不过8年之隔。

8年时间过去,国家的处境没怎么变好(很多方面反而更糟糕了),庆幸的是,我终于不再那么为它“操心”。海子在一首诗中说,“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我认为,这种不关心人类的姿态,在这样的语境中,实在是一种崇高的人性光芒。

所以,在远离国家的行程中,我尝试努力让自己变得比以前高尚一点,就那么一点。

比如,我可以谈谈孩子。一个婴儿,从她会坐到爬,从会爬到能站立,再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从只会哭,到逐渐有自己的脾气、性格,她就在你不经意间成长,喜怒哀乐全都在她的声音和表情里。这个过程,既有欢乐,又有烦恼,但更多的,我以为这是上帝的安排,让婴儿来弥补成年人的缺陷。成年人或许正是因此而乐。

这一年,正是这样的一年,成年人的烦恼与快乐。“在路上”的生活也调整了,虽然每天也都走在路上,但那是走在上班与下班的路上。

关于“在路上”,我曾说,人生有两大恨:很多地方想去,恨不能成行;很多书想买,恨买了不读。第一恨,假使我作为一个父亲,不能将这点体会告诉将来长大的孩子,或者没有能力满足他们将来出行的愿望,那我的人生又将添一恨。

人生的确是一条河流,在不同阶段,你会被卷进不同的漩涡。

其实,不管是不是在路上,不管你的身边是不是有他人,生活的本质似乎从未改变,那就是——生命是多么迂回,希望又是多么雄伟。

只要还在有生之年,只要人生这条河还在流动,那么便有希望成为希望的主宰——至于睁开眼睛后就能看到的明天,我希望,该涨的涨,该跌的跌,如此,生活或许就能美好那么一点点。如此一个微不足道的希望,属于你和我。

麦地里

我只是什么都没有而已——冯一刀

切换搜索引擎

存档

文章标签 ‘新年献辞’

[2011新年献辞] 在希望中输光绝望

2010年12月31日

11 条评论

[2011新年献辞] 在希望中输光绝望——兼2010告别辞

今年还写新年献辞么?

写,每年都写。我说。

可是却不知从何写起。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我幻想着写一辈子,然后把所有的新年献辞留给后辈看——但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有勇气,去创造一个我的后代;并且将来,后代们能理解今天我说过的话么?他们又能否知道,2010年曾经真的发生过什么?

真的发生过什么呢?

钱云会,他被碾死在一辆大工程车的车轮下。他那村庄里的土地被强行征用,农民啊,需要土地,他生前曾是一个民选村长,他要为选民们讨个公道。孩子,你知道么,在我们这个朝代,有一种东西叫“上访”,一般来说,只有平头百姓才跟“上访”有缘。村长好歹也是一个官,为什么也要“上访”呢?像这样的村长倒真是罕见;更罕见的是他的死法——那是一张应该被史书收录的照片。

普通人遭遇非正常惨烈死法,随时都有出现。钱云会他只是其中之一。他到底是死于谋杀还是死于交通事故?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官府虽然已经做出了结论,但是我们只知道,官府正在日益丧失他们的信用——这么说已经太客气了,历史上来看,他们有多少信用可以指望?

所以,真的发生过什么呢?无数宗惨烈死亡的个案,注定不会占据史书的一边一角。但至少在当下我们知道,他们越是想抹去什么,反而越能证明有些事情曾经发生过。

从善者未必进天堂,但是作恶者会入地狱。

2010年即将结束了,谁去安慰那些亡灵呢?安慰那些在矿井中被埋死的人,安慰那些在高楼的大火中被烧死的人,安慰那些被强行迁拆以死抗拒的人……并且,还不仅仅是亡灵。我们记得在这一年,有个中国人为他的祖国赢得荣誉——虽然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现场的那把椅子“被空着”,但是这个公民说,他没有敌人,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视他为敌人。

以及许许多多被视为敌人的公民,或身陷牢笼,或行动失去自由。许许多多的黑白颠倒,人伦失丧。

是的,悲伤是别人的,自由是自己的——我们,无论是坐在办公桌前还是坐在咖啡馆里坐而论道,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自由人”,自由到我们可以每天早上阅读别人的悲伤:他们被卖身为奴,他们葬身矿井之下,他们的身躯被碾断,还有一些人自焚,一些人被有毒食品害残……这个时候,你将会感到幸福——尽管我们努力工作、也得不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居所,然而起码工作着没有生命危险,和那些悲惨的人比起来,我们是够幸福了。这种幸福感不全是麻木,有时也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自慰。

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我愿意让上帝相信,他最应该怜悯的,是中国人。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过去了。我常说中国社会十年一变,这是我基于过去60多年中国历史得出的一点看法。那么,2011年开始了,该开始变了么?可不可以让这个国家的良知觉醒得更多一点,可不可以让善良的意志更坚定一些,可不可以?

可不可以呢?人们啊,正在写下他们的2011新年愿望。愿望,总是像一条山间流出来的溪水,最初它是那么清澈、欢快,然而最后它总是被混浊的大江大河吞没,随着大流逐赶,汇入海中。到那时,有多少人还能清晰地记得当初的愿望呢?

可是,读到这篇文字的人,孤独的人啊,我愿你始终记得有一个清晰的愿望,愿你新年找到一个人和你一起干,干出美好的两性生活,干出问心无愧的生活,你懂的。但假若那一个人可遇不可求,却又怎样?那也没什么,你是你自己灵魂的主宰。

主宰你活着时的精神硬度——你不愿意被作恶的执政者奴役。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对抗。有时候放弃对抗、寻求与世无争的心态,也是一种对抗。2010年,我倒是更有些浸淫于古典诗词了,我得承认我在从中寻找一些精神慰藉,寻找古人在其当世的处身之道。“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和古人的接触,让我充满了对山水归隐生活的向往,然而又不得不继续在拥堵的城市里谋取生计。

城市啊城市,我们居住的城市,你给了我们希望,却又使我们绝望,难道还要让我们青春输光?

所谓的城市化,它的车轮正在滚滚碾过,碾过原本安宁的乡村,碾过城市里的每一寸土地。故乡,我们出生的乡村,已经回不去了;而农民们,他们不再只是被赶进城市,而是被赶出农村。在这背后,隐藏着多少权贵者们的阴谋呢?土地,是当前最疯狂的劫掠品,以土地为核心,他们展开了方方面面的财富劫掠,各各磨灭普通人的小小梦想。

而新一年的阳光即将照进现实。得承认阳光有时候让现实更惨白,反倒不如黑夜。如果你的2010是黑夜,并不意味着你的2011马上就是白昼,也许孤独的人将继续孤独,贫困的人将继续贫困。读到这篇字的你,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作恶的既得利益权贵者们,并不会因为这一天动起恻隐之心。

2011年,生也好,死也罢,我祝愿善良的人得到良善的去处——这实在是一个平常的祝福。而我知道,我又一次在希望中输掉了绝望。那么,在希望中输光绝望吧,这本身却又是一个希望。

-by 冯一刀@杭州 2010.12.31

2010年新年献辞

2009年新年献辞

2008年新年献辞

2007年新年献辞

大样

新年献辞

[2010新年献辞] 跨越沉沦的新十年

2009年12月31日

1 条评论

[2010新年献辞] 跨越沉沦的新十年
——兼2009年告别辞

刚才,我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我想往面里加花生酱,我就能加花生酱;我想加辣椒酱,我就能加辣椒酱。我不会因为加了什么酱,而遭到什么人的禁止、甚至逮捕。呵,多么自由的国度!我感到了热气腾腾的幸福——聪明人把这种感觉叫做“幸福感”。

那么,这就是我在2009年即将结束时收获的“幸福感”了。你呢?生活有千万种可能,也许你不幸选择了“不太好”的,比如,你在KTV唱歌时不小心点了一首低俗歌曲。然而,并不总是我们在选择生活,有时候是生活选择我们。如果能够选择生活——你知道吗,过一个完整的正常人的生活,这便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的组成之一是,有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家园”的地方。这恐怕也是你的想法,而且这不需要任何矫情就说得出口。当然,我们还需要有朋友之间的亲善,正常的性生活,自由言说而不会遭到禁止,对未来觉得亮堂……然而我们常常觉得未来不亮堂,却也不敢放纵现在,只能小心谨慎。

我用一个小小的空间,来创造我的精神家园,却也要担心盗世者蛮横地踏门而入。果然,盗世者来了,他们用纯洁的欺骗性,筑起了一道阻挡阳光的高墙。所幸,我身体的生殖器官还是自由的,做爱时间的长短不必由他们说了算。然而我看到些哀鸿遍野,数以万计的生殖器感觉受到了威胁,言说的人进了牢笼,恍然间我们进了乱世。物理意义上的家园,精神意义上的家园,一个个都在沦丧。国家呀国家,为何你要让我们 “有国”而“没有家”呢。

如果我们是一头猪,大概任何时候都可以有着充沛的“幸福感”,不幸的是,我们做了人。而且做了中国人,我们甚至不知道害怕将会失去什么——我们害怕会变得易怒、或者麻木,害怕变得赤贫,害怕失去住所,害怕失去行动自由,害怕失去勇气,害怕有一天失去了价值底线,违背自己的信念做出“作恶”之事……这个“我们”有多少呢?我不知道。然而我知道盗世的盛宴上,有多少狂欢,就有多少脖子粗到红、脸笑到歪的人。可悲的是,我们甚至全都成了这盗世盛宴的“陪场观众”,我们陪出了掌声、泪声、跺脚声,还有默不做声;我们陪出了我们的尊严、自由、人格,还有卑恭屈膝。

我们怀揣希望,谦卑地向上天、向上帝恳求赐予我们生活的权利,而不是遭受严抑的生存。但上帝会不会回答说,一切忧伤都是可以淡忘的,一切忧郁都是可以治愈的,因为天国会做出最后的公正的判断。

如果我是上帝,我只阻止人类一件事情: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和罪行。然而,试问环宇之内什么最爱和上帝开玩笑?当然是人类。人类永远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和罪行。看吧,犯下反人类罪的盗世者,有的不但标榜史册甚至至今还光环高照,他们藐视、戏弄上天和上帝,却得到世人的尊宠;那些作恶的盗世者,践踏上天和上帝的法则,却得到世人的陪场。哎,小小的善良的人类啊,你们的祈祷可曾显灵?哎,神圣的先哲们,你们在哪里?假如你们的灵魂能听到这发问,你们会对人间的愤懑无动于衷吗?

2009年就要走了,我等待着来年你们的回答。假如不能,就让我等待2010年新年的钟声吧,让新年的钟声敲碎我梦呓般的发问。然后我将沉入梦中,我祝愿你也能沉入梦中,并且美梦芬芳——这是我的新年祝愿。醒来之后,我还是自己字里行间的漂泊者。新的一年何惧忧?陌生人,我祝福你跨越这沉沦的新十年。我要你有一幅好肠胃;我要你流浪后找得到回家的路;我要你不为性生活而烦恼,做爱时能够酣畅淋漓、灵魂出窍;我要你旅途上繁花盛开。

-by 冯一刀 写于 2009年末 杭州

大样

新年献辞

[新年献辞] 时间在动而生活还没有开始

2009年1月1日

1 条评论

2009年新年献辞兼2008告别辞:时间在动而生活还没有开始

2008年结束的时候,我和朋友们举起了茶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新的一年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也不是一个特殊的举动。但我庆幸以一种回归生活的方式,结束了过去的一年——虽然,过去无法真正结束。

而生活还没有开始。

什么是生活呢?或者问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对未来不感到恐惧,而不是官方报告里的“幸福指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一个成熟的中国公民,也是一个彻底的无产者,并不认为承认自己的不幸福是一件替政府抹黑的事——有人这样认为吗?当然有,就像有人认为来生要是不再做中国人,你就不是一个爱国者一样。

2009年,这个所谓的“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党国依然是唯一的中心。在多灾多难的2008身后,这个国家的面目愈发清晰,让人不寒而栗;确切地说,是党国。

2009年又会有些什么样的希望?一份稳定但无趣的工作?在理想主义丧失的年代,已经没有人会嘶声力竭地追问:有没有希望,有没有希望。当年曾经嘶声力竭喊过的人,现在大都疲倦了;而现在轮到我们疲倦。

我们疲倦,疲倦于日常生计的奔波,疲倦于将来的一点点物质追求,和一点点安全感的积累。

你,我并不知道;那么这只是我吧,就像此刻,2009年第一天的凌晨四点多,只不过是我在敲打键盘、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而且居然还称之为“新年献辞”。

其实这2009的新年献辞,我却感到无话可说,虽然它只是一份写给我自己的新年献辞。按理说,身后站着一个多灾多难的2008年,站着一个生活还没有开始的2008年,站着一个现代文明大步倒退的2008年,应该有很多话可以说才是——那么,怪我自己无话可说,这是一个始料不及的局面,电脑已经打开一个多小时,显示屏上却只有七百个字。

大概,2008年在公司里一年,已经让我变得不怎么会用文字表达。所以对比前两年,这是悲情色彩最淡的一篇所谓献辞——我献给了自己什么呢?我也没献给别人什么,哪怕是身边最近的人。

而比起那些不幸的人,那些被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压死、压残废的人,我已经是何等的幸运,甚至谈得上幸福了。而他们并不需什么新年献辞,不管是《南方周末》还是国家主席,不管是既悲怆又激励或者温情脉脉,我想他们并不需要。他们需要的是这个党国给他们承诺的兑现。

我需要的,是给自己承诺的一个兑现,以及给别人承诺的一个兑现;我不会给党国承诺,也不希求得到党国的承诺。

不能从这个国家身上得到幸福,但我满足于和朋友们举杯共饮一杯茶,然后围成一座闲聊,哪怕是清谈。我想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好误的。

我满足于冬天柔和的阳光打在脸上。

我满足于每一次投入的做爱。

我满足于2008年终于过去了,这说明时间仍然在动,而只要时间还在动,那么总是还有机会。

-by 冯麦狄 2009.1.1 晨

2006年告别辞:告别2006 眼前依然是一片黑

2007年告别辞:今生的不快乐全部交给今生承担

大样

新年献辞

我的2008告别辞

2008年12月31日

1 条评论

从2006年年末起,我开始给自己写一份“新年献辞”。是我的,也可能是你的,我不知道。我不是《南方周末》。

今天是2008年的最后一天。此刻,窗外洒着阳光,柔和而明媚——午休时间我在阳光中站了一会。但我恐怕要在办公室里,和这2008年的最后一午阳光道个永别。

今年的告别辞——也即2009的“新年献辞”还没有写。我希望不会中断我的献辞,并且以后也一直不要中断,让这年年复复的所谓“献辞”,记录我不知所终的一生。

2006年告别辞:告别2006 眼前依然是一片黑

2007年告别辞:今生的不快乐全部交给今生承担

大样

新年献辞

[新年献辞] 今生的不快乐全部交给今生承担

2008年1月13日

1 条评论

在北京 拜访李锐

到了北京,我又离开北京。

遥远的北京城,此刻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熟睡了吧,迎接他们的即将是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阳光会打在天安门城楼上,也会打在五道口行行色色的匆匆人群上。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会是什么样子的呵。

北京

我的2007从北京开始。北京,早已不再是那个涤荡风云的北京。然而,北京却总是有那么点不平静。那幅天安门城楼上象征最高威权的画像,仅在2007年就有数次遭到破坏。显然,那道门并非天生就是安定、安全的门,所谓“天安”,完全是人的一厢情愿。或者,历史的轮回在加速巡演。

可是这关我什么事呢?数百万北京人民尚且不关心,何况我一个北京城的匆匆过客。

我果然是一个过客。我曾经说过自己是一个“文字的嫖客”,事实上,做“文字的嫖客”是一件奢侈的事,而“时间的嫖客”却是没有成本地、无时无刻不在做。这么说来,我虽然是个过客,却已嫖过了北京城一把。

硕大的北京城,留下了身影在我脑子里。

还是北京

还是在北京。

历史学者吴思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民主化是遏制“潜规则”的根本出路。这位潜规则的提出者,终于公开谈论民主化和潜规则的关系了,而他所在的杂志《炎黄春秋》,也以一种大手笔激荡起了2007年为数不多的浪花。可是这传说中的组织内的民主派的阵地,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还是在北京,茅于轼老先生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中国最大的危机是“穷人造反”。随后不久,这位敢言的茅老在贫富问题上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口水战”。

还是在北京,有幸去李锐老先生家里拜访,这位当今“最敢言”的老人,说了句“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XXX问题”。这里的XXX,有心眼的人自然会明白是指什么。老先生虽然记不住来访的陌生人的面孔,但他的笑声是爽朗的。北京城里,太缺少那种笑声了。

论民主

这是个硕大无比的题目,但也是个很简单的小题目。京城(包括网络上)的左派右派新左新右们,民主是一天到晚碟碟不休争论的话题,一个姓俞的据说是智囊级人物写的一篇小文《民主是个好东西》受到热捧,便可见左左右右们对于民主话题热心的铁杆程度。民主是那么诱人,以至于任何利益集团都会拿它作诱饵——所谓诱饵,当然是以“诱”为主,而不是兑现什么。

问题的另一面是,左左右右们争论来争论去,大概也没争论出民主到底是什么。中国有太多热心于民主进程推动和建设的人,但最后的结果却总是让人悲观:当局当年不就是大力宣扬民主的么?

看过西方电影《魔戒》的人知道,能完成“魔戒”任务的人只有一人,因为只有他面对魔戒才不会心生“杂念”。但他是一个平凡人,于是甘道夫等人全力助他完成“魔戒”任务,而自己却始终跟“魔戒”保持距离,因为甘道夫知道就算是他自己,也抵抗不了“魔戒”的心魔诱惑。

我的言下之意是:宣扬推动民主进程的人,未必适合做民主的实施者。而中国人恰恰因为“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拖延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文明进程。

有一个和当局作对的流亡海外的组织,也被标榜为中国民主进程的推动者,可是这组织和他所对抗的组织一样,改不了说谎的本性。从这点上来说,民主就是“不以谎言对付说谎的对手”。

一个人适不适合做民主制度的实施者,其实很好判断:一个人的家庭作风不民主,就别指望他在政治生活中讲民主。

论来生

来生,当然是没有的。所以,这只能是一个假设。

假如有来生,你是否愿意再做中国人——我于2006年9月份发动的这个话题,似乎余音还未了。香港的一位人士,最近就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来生不做中国人》,并且在书的序言里,再次提到了那次“来生做不做中国人”的调查结果。

那么,这是无意间制造了一个“历史的伤口”了,这伤口在我看来,色泽鲜红却并不痛——因为痛久了便不知痛为何物。

2007的夏天,有人说“孔子是丧家狗”,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鸡飞狗跳。可惜孔子没有来生,否则是不是丧家狗,当着面再问问他老人家就知道了。在问孔子老人家之前,我可以坦诚地说,我就是一条丧家狗,如果有来生,还生在中国的话,那依然会是一条丧家狗。

据说杭州西湖边有个锻炼的老头,有一次大声地说了句:五千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人。不做人,当然是做狗,或者做牛做马——杭州的老头有这样的认知并且敢说出来,是件不简单的事。从北京回到杭州,我惊讶于杭州的又一次大规划“修路”——杭州人的性情果然温和,这莫名其妙的消耗纳税人钱财的反复不停的修路工程,竟然没有任何阻力地进行着,虽然有时候我在路上,偶尔会听到上了年纪的杭州人骂道“王国平这个流氓儿”。

显然,我们都没有来生,于是今生的不快乐只好全部交给今生去承担。

我的2008

来生不可能,来年却马上就能看得见摸得着。

来年我主要做点什么事呢?第一,从内心里抵触伟大的奥运会;第二,继续做一个中国人;第三,要更多地关心粮食和蔬菜。

再见了,我的2007 !

-by 冯一刀 2007.12.31 凌晨

大样

新年献辞

置顶

WordPress

版权所有 © 2008-2011 麦地里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cuikai.

RSS 订阅

敏感帖

违禁词

123诗社 google 中国人 捆 文而学一下 人物志 历史走笔 长春之围 回忆不嫌早 媒体谈 对话录 思而想 性爱 文而学一下 推语集 文而学一下 新年献辞 旅行 旅行 丽江 旅行 大理 旅行 失业 旅行 拉市海 旅行 束河 旅行 泸沽湖 旅行 西安 旅行 香格里拉 束河 杭州 生活随笔 杭州地铁塌陷事件 杭州 城西 杭州 撞人 杭州 生活随笔 杭州 走走拍拍 杭州 随记 生活走笔 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30岁 电影志 立此存照 老照片 评而论 评而论 文革 诗或词调 读书录 走走拍拍 黄山 转帖 随记 音乐志 音乐志 黄家驹

说两句

零八零九存档

 选择月份  2011年四月 

2011年三月 

2011年二月 

2011年一月 

2010年十二月 

2010年十一月 

2010年十月 

2010年九月 

2010年八月 

2010年七月 

2010年六月 

2010年五月 

2010年四月 

2010年三月 

2010年二月 

2010年一月 

2009年十二月 

2009年十一月 

2009年十月 

2009年九月 

2009年八月 

2009年七月 

2009年六月 

2009年五月 

2009年四月 

2009年三月 

2009年二月 

2009年一月 

2008年十二月 

2008年十一月 

2008年十月 

2008年九月 

2008年八月 

2008年七月 

2008年六月 

2008年五月 

2008年四月 

2008年三月 

2008年二月 

2008年一月 

西窗随笔

题记:我说过,互联网的记忆其实是短暂的。虽然我坚持着时不时更新独立博客(Blog),然而这独立博客也历经劫难,这里头有自己不够谨慎的原因,也有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历经劫难的结果就是,记忆从网上被抹除了,虽然通过顽强的搜索,有时还能找回点蛛丝马迹。不过如今也没什么人看博客,山人之所以坚持,也许只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庆幸还能找回一些历史的情绪,为了方便保管,将其中一些集合在一个文档上。纪念尔。

窗

点此>> 西窗随笔

无题

题记:记于大约两三年前?截了一个老版本的麦地里画面。

麦地里

月光洒在麦地里

无题

很久没打开过麦地里,所以看到浏览器无法打开页面的信息时,还以为已被和谐。好在反复试了几次,麦地里重新出现了。

却也无题可说。且感慨下只那么倏忽间,自己已然来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门槛前。镜子里,已经瞧见了些许白得亮晶晶的银胡子。这个岁月,已经容不得多愁善感,并且凡事学会计划愈来愈变得重要。譬如出门旅行,老小一家,你得提前计划好每一天的行程,哪一天以什么交通方式、从哪到哪,住哪吃哪玩哪,都得提前安排好。美名其曰叫做攻略,更多的不过是责任。而另一种旅行方式,则是兴之所致,并不做周密的计划,或者即便有计划,半路上遇见志趣相投的,随时也能改变行程轨迹。

人生最精彩、最值得回忆的部分,一般并不是计划好的部分。当然,也有一种神人,神人的人生完全按照计划来,计划什么实现什么——这也是一种精彩。普通人害怕的是计划太多,能实现的廖廖无几。

中年人或者准中年人,是最需要计划的。他得计划好了众多确定会发生支出的项目,这些支出的来源,以及时刻准备着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支出。中年人或者准中年人计划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为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他们是一群坠入到人间烟火中的人。

烟火已来,未来已来。

作为准中年人,我是不是得为一两件俗事高兴一下?比如说,总算正式入住新居,再比如说,车贷还剩一期就还完了。当然,更值得高兴——或者说庆幸的事,是体重居然减了5公斤。将来中年人的发福,应该没有机会在我身上发生。

然而那些计划过的清单,大都也还在原地踏步,比如爬个雪山,或者贡嘎岗仁波齐徒步转个山什么的。也曾经要学古琴,或者试着码一篇小说,却发现始终难以沉静——算是自己给自己的欠账了,将来还不还得上,却是将来的事。

将来的“遗愿清单”?现在计划得越多,也许将来的清单越少。现实生活中的“遗愿清单”,可不会像电影中的那样温情脉脉。那些个我真实接触过的60几岁骑摩托车环游的哥们,才是真实世界里的榜样。或者像那个在康定客栈里遇见的日本老头,不会说中国话,也不懂英文,也照样环游中国,而且和年轻人一起挤几十块钱一张床位的房间。

我希望将来我能真正读懂《老子》,透悟《庄子》。然而我读懂了,我也不会教蓝妹妹怎么读懂它们,因为她要靠自己才能真正去读懂,如果她想读的话。

-by 憑风

发表回复

2019 年 7 月 15 日

2019 年 7 月 15 日

憑风No Comments

文章导航

较旧的文章

Decode Theme  主题由 Macho Themes 设计

新麦子

拾麦子

一地麦子

123诗社 google 中国人 捆 文而学一下 人物志 儿女 历史走笔 长春之围 回忆不嫌早 媒体谈 对话录 思而想 推语集 文而学一下 斐济 新年献辞 旅行 旅行,丽江 旅行 大理 旅行 束河 旅行 泸沽湖 旅行 西安 旅行 香格里拉 束河 杭州 生活随笔 杭州地铁塌陷事件 杭州 生活随笔 杭州 走走拍拍 杭州 随记 生活走笔 生活随笔 电影志 立此存照 蜀中行 行行摄摄 行走青海湖 西窗随笔 西藏 评而论 评而论 文革 诗与词调 诗或词调 读书录 走走拍拍 转帖 随记 音乐志

搜索:

河岸集

题记:人生啊,能否像一条宽广的河流

1.大地呵,最宽厚的仁慈者。

2.我愿意为一朵白云、一片蔚蓝的天空而感动,在它们面前我失去了所有骄傲。

3.既然我们不能挽留快乐,又怎么能够阻止悲伤呢。

4.风握住一粒西北的沙子说,我爱你。

5.花开时你在路上,花败时你在床上,而我一直伫立在生命的岸边。

6.我要这风被我看见,我要那云被我听见。

7.我呀,想穿越了时空,到那远古的大地上去,寻找现代人的尊严。

8.大地以它的良知容纳万物,人啊却总背叛乡土的善良。

9.河床的美,你们又怎能想像呢?

10.生命的天平上并没有重量,然而它已经倾斜了。

11.阳光是来到人间的一场梦幻。

12.穿过乌云的雨对大地说,爱我吧,我们从不曾分离。

13.前面若果真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可否忘了身后,只为追逐肥美的水草,和远在天边的诗句。

14.时间啊它永远不怒、不悲、不喜、不躁,我们却被它的平静劫持一生。

15.我们都是时间河流中流趟的泥沙。我们此生不见,却注定彼此怀念。

16.每个人都是归乡的游子,每个人都是失去故乡的孩子。

17.身体是心的枷锁,心的自由因你而关闭。

18.把万丈红尘分了吧,你一半,我一半。

19.相信上帝是对的,怀疑上帝也是对的,但是你不能打倒上帝,更不能把人当成上帝。

20.假如爱不是持续长久,爱会使人爱过后更孤单。

21.大地是最好的预言者,而雨滴是尘世的精灵。

22.孤独是一位旅人,总会在某个时刻与你交谈,或者冒犯你。

23.很多人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只是人生还很长。

24.时光在倒流中前进,在前进中倒流,于是构成了人生。

25.海洋里的一滴水,会跨过茫茫间隔、到海的另一端相会另一滴水么?

26.快感转瞬即逝,快乐稍纵即逝,而忍耐则是长久跟随。

27.三月的恋人,四月的黄昏,五月的麦田。我愿你们都懂离愁哀亡。

28.沿着河岸蜿延的火车是优雅而悲伤的。

29.激情的力量是短暂的,而平和的力量则是持久而有耐性的。

30.人生不如梦,梦里看戏,戏如人生。

31.天上的浮云呵,是美丽的致命诱惑;人间的浮云,致命并不美丽。

32.我见过的最蓝的天,我见过的最白的云,我见过的最清的水,以及那些山间的丽雪和微风,它们都见证了我的微不足道。

33.阳光啊,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做过的梦幻。

34.上帝愿意为一位最普通的人,献上大自然最神秘美丽的色彩,却未必愿意觐见一位国王,以及你们的领袖。

35.我和我的时光走在路上,在路上捡起遗忘。

36.两条交汇的溪流,从来不会互相排斥,也不会叫嚷着谁是主流。

37.晚安啊,秋天的大地。

38.每一粒扬起的尘埃,都会渴望落定。

39.在我活着的每一个365天里,我愿意有那样一天,能对着星河发呆;也愿意你穿越时空来到我面前,对我说,分手吧。

40.天边的云朵,有着和你一样美好的愿望。而我的黄昏,终于不再是那些迷惘的时分

41.就像丈夫掀起妻子身上被子时的温柔,秋风对待落叶啊,从来没有无情过。

42.时间是苍茫的大海,而亿万年后,还会有谁懂得苍茫两个字的含义?

43.我渴望着,总是渴望着有一处异乡,下一处异乡,能将我感动。

44.当我亲近一朵小花的时候,并不见得疏远了宇宙;当我冥想宇宙的时候,并不见得眼里不曾看见那一朵小花。

45.2012的到来,是上帝送给2011最好的礼物。而时间,是人类最好又最坏的发明。

46.宇宙以大地的名义,命令我们行走。

47.喜悦就像杯中酒,虽可一饮而尽,却并不溢满十分;悲伤就像手中烟,轻弹手指,灰飞烟灭。

48.最终,这样的人生是胜利的:愿意为一粒小花着迷,不为一颗钻石疯狂。

49. 时光让花朵盛开,又让花朵凋零。而花朵让时光有了意义。

50.只要新月还在天上,辰星还在闪烁,人间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

51.除了女人的体温,世间还有什么温度,能跟阳光的温度相比呢?

52.庸俗是一个深渊,有生之年我们每天都在一点点划向它。

53.你的心碎了,就像一丛花的倒影碎在水中央。

54.一个人不懂得安静,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世界。

-by 子明

理想生活

三月的恋人

三月的恋人

四月的黄昏

五月的麦田

六月的心跳

七月呢?或者譬如八月

而九月总是被吟唱

我曾经在九月

看见西北的风

握住一粒沙子说,我爱你

我也曾经在十月

在路上捡起遗忘——

我们此生不见,却注定彼此怀念

我见过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清的水

以及山间的积雪和微风

它们都见证了我的微不足道——

只要新月还在天上,辰星还在闪烁

我就应该失去我所有的骄傲与烦恼

不管人生还有多么漫长

时间啊它永远不怒不悲,不喜不躁

我宁可被时间的平静劫持一生

于是我愿意为一粒小花着迷,却不为一颗钻石疯狂

上帝也愿意为一位普通人

献上大自然最美丽的光芒

却未必愿意觐见一位国王

-by 憑风

一、萤火虫

仲夏的夜晚

院子里飞来一只萤火虫

萤火虫

你曾经飞满我的童年夜空

为何今天如此孤单?

萤火虫没有回答

默默地飞走了

而我曾经见过成群的萤火虫

却从未见过它们白昼的模样

夜晚还是那个夜晚

萤火虫和我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二、我希望你不一样

青春曾经飞扬

也曾心怀理想

如今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但你是否失去了方向

社会真是颠狂

到处都是颂扬

却有无数人依然在徬徨

你和我是否依然善良

我愿背起行囊

只为大地歌唱

去远方啊寻找一处山岗

山岗上爬满牛羊

我爱玫瑰芬芳

眼里却有泪光

只有星辰啊能让我仰望

自由像鸟一样飞翔

三、夏至

夏至啊

因为你的到来

这一天如此不平凡

时光在这一天

施展了它所有的魔法

譬如2013年6月21日

四、时间

神奇呵

时间竟是宇宙的主宰

如果有一个神

竟掌管着时间

这个神就是至高无上的主宰

人类苦苦寻找的

又是什么呢

五、理想生活

曾经

梦想很大,现实很小

小到现实不过是一张床

一碗饭

如今

现实很大,梦想很小

小到梦想不过是一间房

一辆车

我们过着平庸的生活

可否写出悸动人心的诗句?

我们数着平常的日子

可否拥有伟大的精神宇宙?

六、书房

经过四十年

我才拥有一间

属于自己的小小书房

书房应该是

理想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梦想的一部分

书房不应该

成为一间机房

手机啊我只能请你

离开书房

七、地板

我踩在地板上 

这小小房间里的地板 

发出了吱嘎声 

好像人们做爱 

发出叫床声一样 

地板呀地板 

你可曾寂寥 

此刻希望有人踩在你身上 

你便用你的声音来回报 

八、2009年的黄昏

美丽又凄宛的

是黄昏

美好又令人绝望的

是黄昏

没有人会在黄昏

为你带来明天的消息

这活该受折磨的黄昏啊

像博尔赫斯失明的眼睛

曾经凝望爱情却只剩下回忆

而你的夜来了

夜将宣布黄昏时分的迷惘

从第二个清晨起统统作废

可是你分明能够

穿越时光看见2009年的黄昏

以及黄昏时分的那些焦虑期待

和希望

希望啊就像黄昏一样融入了黑夜

-by 憑风

九、12月12日

没有女人,床是空的,也心是空的。

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发现。

曾经设想清灯孤寂的生活,隐居山林,甚至以此终老。

然而,在这个雨夜格外想念女人。

格外惆怅。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此番窗外雨水涟涟。

这该死的星期日,怎不教人突然惆怅?

错过了放弃了拒绝了的女人。

所有的一切,证明了男人离不开女人。

时间啊,是一条最坏的河流。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确定未来。

谁是那个在有一天早晨——

她的鼻息轻轻冲到你的脸上,而你会像婴儿般享受着她的注视。

-by 憑风

十、独自走过一条开花的路

你说,要独自去走一条路,

一条远方的路,没人和你相处。

从此也没有孤独。

你说,你独自走了一条路,

一条城里的路,没人和你同住。

从此懂得了孤独。

你说,你独自梦见一条路,

一条开花的路,没人和你共度。

从此只剩下孤独。

你独自走过一条开花的路,

是梦里的,繁花盛开的路,

一条不知道将去往哪里的路。

而你的人生,只会在路的尽头输。

-by 憑风

11、我走到楼下

  我走到楼下 

  握住她的手 

  接受她的笑 

  和一个预想中的吻 

  我走到楼下 

  拥住她的肩 

  告别她的笑 

  和一个热恋中的吻 

  我走到楼下 

  搂住她的腰 

  贴住她的脸 

  和一个长长的吻 

  我走到楼下 

  只看见空气 

  只听到失落 

  和一个长长的眼神 

-by 憑风

12、自慰 

  乳白色的精液 

  像一道闪电 

  劈向黑色的天空 

-by 憑风

13、在三月里分手

在三月里分手

不需要最后一次见面

不需要最后一次做爱

你悲伤的等候

像凋零的花朵的容颜

像孤独的码头的渡载

三月的恋人

四月的黄昏

五月的麦田啊

我愿你们都懂得离别愁哀

-by 憑风

14、江南

这一年的春色

又分到了江南

春色跳跃的江南

青山绿水的江南

黑墙白瓦的江南

街陌小巷的江南

桥小水流的江南

微雨燕飞的江南

草长月弯的江南

清歌浊泥的江南

绿杨垂柳的江南

暖风醉人的江南

花香飘散的江南

蝶飞蜂鸣的江南

恋人情人的江南

郁郁作欢的江南

落寞过客的江南

悲伤惆怅的江南

脉脉西湖的江南

可是我要到哪里

才能寻得那一处

柴门轻掩的江南

没有忧伤的江南

哎,我的江南

从黄昏到落夜

我又一次失去你

-by 憑风

王莽和他的权力

王莽这个人,本来对他无甚兴趣,近来听说此人是历史穿越者,且有人愿意研究他、写他,我也且将其一读。本文不是学术帖文,主要以张向荣先生的著作为底,谈点感慨而已。

第一个关键词:虚伪

王莽以“儒术”起家,以俭朴、恭谦形象示人。上位之前,似乎将一个标准好人的儒家定义都占了,而为了上位及上位之后,本性毕露。然而他还是要用儒的那一套做掩饰,面上一套、背后一套,是一个将仁义道德礼教那套虚伪发挥到了极致的一个人。儒本身是个好东西,儒雅是对一个男人的很高赞赏。然而一旦与某种政治结盟,那一套东西就成了杀人工具。

鲁迅在“仁义道德”里发现历史写满了“吃人”两个字。“仁义道德”本身不好吗?当然不是。何以又会“吃人”呢,而且吃了千年,没有要停止的样子。我想原因不过是“虚伪”——虚伪的仁义道德,自然会吃人。仁义道德和虚伪,这对矛盾儒学本身有没有解决,或者说有没有解决之道?以当今世界来看,显然是有;那么没有的地方,土壤出了问题,同样的种子,结出了不同的果。

第二个关键词:残暴

独裁暴君的共同点,或者说有这两个特点的,大概率可被视为独裁暴君,那便是屠杀功臣和清除异己。沾上了这两条的人,如果还被讴歌诵扬,只能说很悲哀——那些讴歌诵扬的人,总有一天会悲痛、愤恨于自己的咎由自取。

功臣的下场悲惨,那些帮着王莽想法子屠杀功臣的人,有一天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被屠杀。

王莽的残暴超乎想像,这不是指他对待异己或背叛者采用剥皮诸如这种手段的残暴,而是他对待家人完全沦灭亲情。对待“敌人”的残暴,独裁暴君的手段残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对待家人也一样残暴不留情,在暴君中也少见了。

而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

第三个关键词:阴恶

王莽废汉称帝后,将还是幼儿的汉主禁闭,外人被严禁与其交谈,据传禁闭之屋连窗户都没有。言而总之,王莽公开承诺要给予汉主封地,不成想竟是这等封法。这名刘汉幼主,直到王莽被杀后才被救出,此时他虽已成人,却无言语能力,也完全不识外界事物,俨然一个新生儿。

心理需要多么阴恶,才能此等迫害而不是痛快杀之?自称受命于天,却又如此阴毒,但凡有半点善念,何至于此。

与王莽交往过的人中,有个叫孔休的,几乎是唯一让人肃然起敬的一个。在一片唱诵王莽的环境中,似乎只有这个孔休,早早看出了王莽的另一面,继而与其保持“断交”姿态。这也让人想起近人张东荪那份典故,那唯一的一张反对票,一样让人肃然起敬。

至于王莽的“禅让”上位,更是莫名其妙,这点连写作者张向荣在《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一书的最后都要为他“正名”——那么,谁是出让方?显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死人怎么能算禅让的一方呢。既然不说“让”的主体没有,连“让”的形式也一样虚假,又何来“禅让”?强取豪夺这个词形容算是贴切。其实改朝换代本身不过是历史前行的一种客观现象,新莽一朝真要治理好了,百姓安居乐业,其合法性并不会受到挑战,更不会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一切都是围绕权力二字进行、为权力服务。王莽得势后完全为权力和私欲所迷恋,最终离心离德。

最后再说到王莽的那点改制或者说改革,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过是重农抑商、打击商业活动、制造苛捐杂税。老百姓打点猎卖点鱼也要缴税,这和当年咱们的“割资本主义尾巴”何其相似。

倒行逆施,终究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虽然历史被各种打扮,真相几何,有些东西已经如同迷雾,然而,有一点始终是清晰的,那就是权力是人性的大敌。纵观几千年社会,真正有能力驾驭这位大敌的君主,实在少之又少。而这应当是现代社会的意义所在。

-by 冯一刀

电影私名单50部

这是一份我个人的电影名单,选片角度:不算小众;自己看过;我认为属于佳作;男女老少皆宜。作者的短评,即表示作者本人的审美观。

1.辛德勒的名单

历史沉重而黑暗,万幸尽头仍有一丝光。

2.钢琴家

历史思考的终极命题:人性的光辉与挣扎。

3.拯救大兵瑞恩

价值观的胜利。

4.阿甘正传

我们永远无法也不能忽略小人物的努力。

5.荒岛余生

求生是对生命的一种极致赞美。扩展:《荒野猎人》、《天劫余生》。

6.21克

灵魂的重量。

7.放牛班的春天

爱与关怀和感动。

8.天堂电影院

电影的叙事生命一样温馨。

9.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悲剧的本质不是降临到自己头上才是悲剧。

10.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少年成长路上的美丽传说,总是离不开女性。

11.美丽人生

美丽什么时候可以不用付出愚蠢的代价。

12.卡廷惨案

认清他们的真实面目,保持怀疑的能力。

13.窃听风暴

恐怖的另一种,细思极恐。

14.八毫米

正义和善良是战胜人性黑暗的最强大力量。

15.肖申克的救赎

没有记忆的蔚蓝海洋。

16.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黄昏时

青年男女的情愫,美好啊。爱在系列一共三部,前两部是精华。

17.霸王别姬

时代与个人交缠,感慨万千。

18.末代皇帝

历史的一粒沙,落在皇帝头上,也是一座山。

19.活着

不了解那个时代的,都应该看这部电影。

20.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武侠片翘楚,江湖侠义,是一种情怀。

21.这个杀手不太冷

文艺片翘楚。

22.七宗罪

人可以活得肤浅,却不能没有深刻的思考。

23.返老还童

人生柔软的时候,可以像岸边宁静的草甸,太美好。

24.十二怒汉

陪审团的存在。观一片,胜读十本书。

25.海盗电台

音乐与叛逆。

26.朗读者

情感和思想的矛盾,统治着人们。

27.入殓师

除了死亡,人生无大事。

28.罗马假日

浪漫电影翘楚,然而,大部分浪漫结果并不浪漫。

29.勇敢的心

你只需记住他喊“Freedom”时候的画面。

30.魔戒三部曲

魔幻大制作,而那个遥远的国度,就在新西兰。

31.宾虚

太多人已经忘了这部奥斯卡得奖最多大片。

32.鬼子来了

最好的“鬼子”片,中国导演并不缺乏深刻思想和探索。

33.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一个时代的文化烙印。

34.搏击俱乐部

生活边缘的哲学思考。

35.旅行到宇宙边缘(BBC系列记录片)

当你想到宇宙时,还有什么烦恼不能抛却?

36.卓别林城市之光

我最喜欢的卓别林电影。

37.鸟

鸟带来的恐惧。从没看过希区柯克,那么可以从此片开始。

38.被解救的姜弋

反抗是对压迫者的救赎。

39.卢旺达饭店

想不到还有比我们更惨的。

40.古今大战秦俑情

张艺谋早年杰作,穿越片翘楚。

41.出租车司机

大时代下的个人情怀,普通人可以成为英雄。

42.现代启示录

连接“启示录”的审视与思考。

43.洛奇

具有强烈现实感的个人英雄传奇。

44.星际穿越

星际与宇宙,这几个字就已经令人着迷。

45.黑客帝国

打造了迷幻和酷科技。

46.辩护人

强烈现代精神的辩护胜利。

47.兵临城下

战争与爱情的距离,就是战争与肉体的距离。

48.情约今生

人的一生需要理解的大部分元素,基本都在里头了。

49.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人生漂流,要记得“柳岸花明又一村”这个道理。

50.海神号

虽然有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大制作,但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海上灾难求生片。

-by 冯一刀

2020年的几首老诗

你是哪里人?

纪念李文亮君

起初

你是武汉人

然后

你是湖北人

再后来

你是中囯人

读懂了武汉

也就读懂了中国

我认真思考了宇宙

你说

你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而我

是这辽阔大地沉默山脚

思考过宇宙的那个人

只是我一无所获而已

李耳老人家说

有生于无

这样的日子

时间竟也过得飞快

世界紧张而悲伤

无中生有地

在我们心里装进了几个世纪的沉重

神啊

告诉我

为什么我们的心里,什么都能装

-于2020.2.1

外面春光泄了

呼你的名字

是我心中一遍又一遍的仪式

走了那么多路

说了那么多话

总想选择人生

却总被人生选择

外面春光泄了

而我仍然参不透

宇宙运行的真正奥秘

曾见李锐

题记:旧帖,存档。

李锐走了,享年102岁。今天是他去世满月的日子。

想起多年前,我与李锐先生有过两面之缘,就在他北京木樨地的家里——两面之交,纯属缘份。第一次,是随一个朋友前往,聊了一些“大话题”;第二次,是我自己一个人单独上门拜访——为的是我第一次拜访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与他有关,我希望征得他的同意,于是将文稿打印出来,到他家里请他过目、以征求他的意见。

那天拜访的情景历历在目。坐地铁到木榍地,找到李锐先生的家,一个阿姨给我开的门(后来知道那是他的老伴),另外还有一位看上去年纪比李锐小些的老伯,却是记不清面相了。李锐热情、平和,虽然满头白发,但是熠熠有神,看上去很健康,讲话很清晰、有条理;更没有半点儿官架子。他和那位老伯一起看了我的文章,说很犀利——我知道那是一篇激切的文字。

我完全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拿着自己的“犀利”文章,进入一名曾经的共产党高官家里,和他面对面交谈;而且这名曾经的共产党高官,身份又是那么特殊——当过MAO的秘书。

我第一次知道李锐,是在一个叫泡网的网站上,看了一篇李锐先生的访谈。当时很吃惊,惊讶于体制内竟然有这么敢直言的人物。然后才稍微了解了李锐的身份——干过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以及MAO的秘书。后者这一特殊的身份,让他有了近距离接触MAO的机会。这让他的研究与批判,也就更有了力量。

李锐的直言、敢言,李锐的铁骨铮铮,让同样受过MAO直接或间接迫害的其他官员们,相形见绌。即便是邓公和周公。邓公和周公,都曾经被迫由自己主持批斗自己的大会——何其悲凉与荒谬。

李锐一生坎坷,起起落落,荒唐年代中,妻子与他划清界限、离婚;被罢官、流放、蹲监狱。当然,这些经历也并非李锐独有,庆幸的是,李锐很长寿——他的意志力该有多坚强?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打击、磨难,还能活到102岁,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长寿的确是一种幸运,至少他的音容笑貌,被诸多视频保留了下来。

如今,斯人已去。往事更迭,物是人非,为我与先生的缘份,作此小文,谨为纪念,表达我的敬仰。

-by 冯一刀